封面新闻记者 孟梅专业股票配资知识论坛
2025年7月28日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对尊湃侵犯华为商业秘密案件作出一审判决,前海思员工共14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其中5人实刑,首犯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总计罚金1350万。
据了解,2023年12月21日,上海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总队公众号“上海经侦ECID”曾发布通报称,近期,在公安部的指挥部署下,在江苏警方的大力配合下,上海警方成功侦破一起侵犯芯片技术商业秘密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4名,查扣存储侵权芯片技术的服务器7台。令人扼腕的是,这次被抓获的14名嫌疑人的学历基本上都是硕士、博士。
随着案情的进一步披露,“尊湃案”作案人群、犯案手段也陆续浮出水面——工程师王XX在HW工作期间,已因窃取公司保密信息被处罚,却仍然不知悔改,后改用化名王某扬,通过第三方劳务派遣,将抄录的海思关键技术作为“投名状”投奔尊湃。最终,王XX因犯侵犯商业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9个月,缓期1年9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70万元。
工程师赵XX一直在HW工作,曾因一时糊涂,帮助前同事(尊湃案涉案人员)校准技术方案,为尊湃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提供支持。虽然在整个过程中,王XX没有收受任何好处,但最终难逃法律制裁。王XX也因侵犯商业秘密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期1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
在整个尊湃窃密华为案的犯罪手法上,这些高智商犯罪人群的犯案手段也是叹为观止。
手段一:里应外合
● 在职期间拉拢团队:2020年底,张琨先拉拢其原下属刘X,再拉拢周X、周X、顾XX,形成了完整的WIFI芯片核心高管团队,再由高管对原华为产品端到端人员整编制挖角,涉及芯片的射频、SoC、数字、算法、解决方案、封装等各个环节员工共近百人,尊湃创业第一年海思前员工占比高达60%。
● 有组织地分步离职:为达到里应外合目的,分步离职;多人在职华为期间,周末到尊湃工作。周X、周X、王XX甚至白天在华为,晚上在尊湃。
● 内外勾结窃密:在尊湃研发过程中,刘X、张XX、高X仍与华为多名在职员工(屠XX、赵XX)内外勾结,通过手抄和截屏方式窃取华为保密信息。
手段二:蚂蚁搬家
● 抄写/拍照窃取保密信息:20多位原华为员工离职前大量访问非本职工作文档,通过抄写、拍照、截图等方式窃取芯片电路图、版图、规格参数,“投名状”入职到尊湃。
● 何XX多次跳转窃密:费尽心机绕过安全系统获取公司机密,将芯片版图、电路图截屏后通过公司内部通讯工具将上述部分技术信息层层转发到公司外部,用于入职尊湃公司后使用。
● 多人密谋抄写:刘X、何XX等多次密谋通过抄写的方式窃取华为商业秘密。
手段三:瞒天过海
● 伪造来源:张琨试图通过反向工程规避侵权风险,但至被抓捕时,仍未拿到反向工程结果。
● 暗度陈仓:尊湃伪造刘X离职的假象,来掩盖刘X盗取商业秘密的事实。但刘X离职后,尊湃仍为其保留了股票,并按时发薪。
● 数据洗白:2022年11月,张琨紧急前往代理律师事务所商讨应对计划,统一更换了新手机,并组织人员对尊湃的服务器、公司邮箱、个人办公桌面云、个人办公电脑等进行了清理与转移,删除证据。
● 人员洗白:为规避华为公司的竞业限制协议和其他风险,高管周X化名胡X,高管顾XX化名杜XX。
层层包装:2022年11月,先通过窃取信息作出第一版芯片后,然后改头换面修改成第二版,再把第一版删除掉,以逃避法律责任。
芯片技术是高科技产业核心,研发需大量投入。尊湃侵犯华为商业秘密,属不正当竞争,严重破坏行业生态。若抄袭、窃密成风,企业会缺乏创新动力,不愿投入资源搞研发,导致行业技术停滞,阻碍产业升级。健康行业环境应鼓励自主创新,靠合法竞争推动技术进步,企业需专注自身研发,共筑良好创新氛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二百一十九)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罪】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二百一十九))
2024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立案侦办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案件3.7万余起。
2025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将假冒服务商标纳入刑事打击范围,并降低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入罪门槛。(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25年,公安部部署“昆仑-2025”专项工作,严厉打击环食药和知识产权领域突出犯罪。
在全国公安机关持续强化知识产权刑事保护,依法严打各类侵权假冒犯罪的背景下,法律对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严惩,此次14人获刑、罚金1350万,尽显法律威严。这传递明确信号:侵犯商业秘密必付沉重代价。法律法规是维护市场秩序的基石,为创新成果提供坚实保障。严格执法,让违法者不敢妄为,才能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认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此事件凸显出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它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关乎企业生存发展。全社会都应增强保护意识,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防信息泄露,个人要坚守职业道德不参与侵权。尊重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新与劳动,如此才能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专业股票配资知识论坛
源顺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